为研究列车明线运行与隧道运行时车内外的压力波动情况,对高速列车实车进行线路试验,采集压力波动数据;利用传感器技术、数据采集技术、数字信号分析技术处理测点的压力波。由此实现对列车表面压力分布测试、会车压力波测试、隧道压力波测试、车内压力波动测试、车内流场试测、车内气压舒适度评价、设备仓流场测试、电气设备的通风散热性能测试、设备仓风挡及底板压差测试、受电弓气动性能测试。
在仿真与计算方面,实现不同车型的高速列车明线运行、明线会车、隧道通过和隧道会车等运行工况下表面压力分布仿真;通过软件二次编程计算车体表面的气动载荷,同时将气动载荷作用在车体质心处,分析列车横向和垂向Bwin登录地址。这对于高速列车的减振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。
高速列车在不同速度级下运行时,仿真模拟车体表面的压力分布,利用现代信号分析方法提取表面压力的脉动成分,分析脉动压力的特征,转化为脉动压力声压级,研究列车的气动噪声,对高速列车降噪具有重大的工程意义。
高速列车在不同速度级、不同的工况下,对车内流场进行仿真计算,分析车内风速、温度和压力等指标变化,进而建立车内压力波模型,研究车内压力波动控制算法,这些对于提高列车综合舒适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储备。
在列车气动性能试验台研制方面,设计与搭建了3:1小火车的模拟试验、低速风洞试验台、广义舒适度试验台、车体及部件气密性试验台。可完成实验室小火车环线气动性能试验、车内压力波动试验、车体及部件的气密强度试验。
对列车空调通风系统研究主要有:欧洲的风洞试验台可以实现空调系统的动态环境试验,但和线路实际运行工况有一定的差距;中车青岛四方国家工程实验室的试验台的部分设备,不能移动,满足不了线路运行试验的要求。
因此,本公司开发了一套动态测试系统,可对车内温度、湿度、微风速、CO2浓度、车内压力及PM2.5等进行测试,可模拟人体显热与潜热量,可进行实车线路试验或静态模拟试验,同时设备便携可带。
(5)车内压力波控制研究
本研究室对车内外气压传递的数学模型进行了建立与修正。首先建立了车体气密性泄露与车内外气压关系方程,并对其进行了循环修正;运用保压控制或抑制压力波主要实现对风机和换气风道的控制。